在WIFI智能断路器的参数配置程序设计中,用户设置与默认参数的设计需兼顾安全性、灵活性与易用性,以下从核心参数分类、用户设置流程、默认参数设计原则及程序实现要点四个方面展开分析:
### **一、核心参数分类与功能定义**
1. **保护参数**
- **过载保护**:长延时整定值(Ir1,额定电流1~1.3倍)、长延时时间(tr1,默认15秒)。
- **短路保护**:短延时整定值(Ir2,2~12Ir1可调)、短延时时间(tr2,默认0.1秒)。
- **瞬时保护**:瞬时脱扣值(Ir3,4~16Ir1可调,电机保护型为12Ir1)。
- **接地保护**:单相接地故障整定电流(1In)、动作时间(默认0.1秒)。
- **用户需求**:允许用户根据负载类型(如电机、照明)调整阈值,但需限制在安全范围内(如Ir3最小4Ir1)。
2. **通信参数**
- **网络配置**:WIFI名称(SSID)、密码、频段(2.4GHz)、IP/域名设置。
- **协议参数**:MQTT服务端口、波特率(115200)、数据位(8)、停止位(1)、校验位(无)。
- **用户需求**:支持一键扫描可用WIFI,自动填充常见参数(如波特率),减少手动输入错误。
3. **监控参数**
- **数据上传频率**:实时电流/电压(默认1秒)、能耗统计(默认5分钟)。
- **预警阈值**:温度预警(默认85℃)、漏电预警(默认30mA)。
- **用户需求**:提供“高精度”(1秒)与“省流量”(5分钟)模式切换,满足不同场景需求。
### **二、用户设置流程设计**
1. **初始化配置**
- **首次通电**:设备自动进入“配置模式”,指示灯快闪提示用户操作。
- **APP引导**:通过手机APP扫描设备二维码,自动跳转至配置页面,显示默认参数列表。
2. **参数修改步骤**
- **分级权限**:
- **基础参数**(如WIFI密码):直接修改,无需确认。
- **保护参数**(如Ir1):修改后需输入管理员密码或二次确认,防止误操作。
- **实时验证**:修改后模拟故障(如过载),验证保护动作是否符合新参数。
3. **恢复默认值**
- **硬件复位**:长按设备复位键5秒,恢复出厂默认参数。
- **APP复位**:在APP设置中选择“恢复默认”,需输入设备序列号防止误触。
### **三、默认参数设计原则**
1. **安全性优先**
- **过载保护**:默认Ir1=1.1In,tr1=15秒,平衡保护灵敏度与负载启动需求。
- **短路保护**:默认Ir2=6Ir1,tr2=0.1秒,确保快速切断故障。
- **接地保护**:默认1In/0.1秒,符合IEC标准。
2. **兼容性优化**
- **通信参数**:默认波特率115200、8N1,兼容主流工业协议(如Modbus)。
- **数据频率**:默认5分钟上传一次能耗数据,减少流量消耗。
3. **易用性考量**
- **WIFI配置**:默认优先连接2.4GHz频段,兼容性更广。
- **参数单位**:电流/电压显示为“A/V”,温度为“℃”,避免专业术语。
### **四、程序实现要点**
1. **参数存储**
- **非易失性存储**:使用EEPROM或Flash保存用户设置,断电后不丢失。
- **分区管理**:将默认参数与用户参数存储在不同区域,便于快速恢复。
2. **参数校验**
- **范围检查**:如Ir1必须在1~1.3In范围内,超出则提示错误。
- **冲突检测**:若用户同时修改Ir1和Ir2,需确保Ir2>Ir1,否则拒绝保存。
3. **日志记录**
- **操作日志**:记录用户修改时间、参数类型及新旧值,便于故障排查。
- **事件告警**:参数修改后触发设备自检,若检测到异常(如通信中断),立即上报。
### **五、示例配置界面(APP端)**
```markdown
# WIFI智能断路器参数配置
## 1. 保护参数
- **过载保护**
- 整定电流:1.1In(可调范围:1~1.3In)
- 动作时间:15秒(可调范围:5~30秒)
- **短路保护**
- 整定电流:6Ir1(可调范围:2~12Ir1)
- 动作时间:0.1秒(固定)
## 2. 通信参数
- **WIFI设置**
- SSID:输入框(默认扫描附近网络)
- 密码:输入框(显示掩码)
- **MQTT服务**
- 服务器地址:输入框(默认空)
- 端口:1883(固定)
## 3. 监控参数
- **数据上传频率**
- 实时数据:1秒(高精度)/5分钟(省流量)
- 能耗统计:5分钟(固定)
[保存] [恢复默认]
```
### **六、总结**
WIFI智能断路器的参数配置程序需以“安全默认+灵活用户设置”为核心,通过分级权限、实时验证和日志记录确保可靠性。默认参数应符合国际标准(如IEC 60947),用户设置流程需简化操作步骤(如一键扫描WIFI),同时通过程序校验防止危险配置(如过低的过载阈值)。最终实现“开箱即用”与“专业定制”的平衡,满足家庭与工业场景的差异化需求。